
圣耀娱乐平台-怎么样,4月18号陶博会前,两个国家级行业协会都发完了各自对2024年的统计数字。
而陶博会之后,到4月底,随着年报和Q1季年报的出炉,与朋友聊天时,总被问到这样一个问题:我们这个行业,究竟最后还会剩下多少个?
截止4月28日,15家建筑卫生陶瓷相关的上市公司均已发布了2024年报,有的还同步披露了2025第一季度季报。
总体印象是,整个陶瓷行业依然还处在快速下行出清的长周期。至于下行到什么时候结束?真正底部的量是多少?我们不别马上下定论,可以先看看相关的一些数据。
关于2024年建筑陶瓷行业基本情况,中国建筑材料流通协会4月25日发布的几个核心数据包括,全国瓷砖产量58.2亿㎡,同比下降13.6%;规模以上建筑陶瓷企业主营业收入同比下降16.6%;利润同比下降25.9%。另外,规上企业数量较2023年减少29家。
4月10日,中国建筑卫生陶瓷协会发布了《2024年全国建筑陶瓷、卫生洁具统计数据》:2024年,全国瓷砖产量为59.1亿㎡,同比下降12.18%。
但是,同样是官方协会,发出来的数据也有很大出入。比如,4月18日,广东陶瓷协会在潭洲举行2025年广东省陶瓷行业高质量发展大会。
这次会上也介绍了全国陶瓷行业经济运行情况:2024年1-12月全国瓷砖产量为81.7亿㎡,同比下降3.2%。
以上实际是根据国家统计局的数据。4月17日,中国陶瓷工业协会在佛山召开的会议上,也是沿用国家统计局的数据。
比如,关于规模以上企业的运行情况,统计的结果是:2024年一共有3424家规模以上陶瓷工业企业主营业务收入5133.7亿元,同比下降7.31%。实现利润327.3亿元,同比下降14.02%。
但上述“陶瓷工业企业”包含建筑陶瓷(陶瓷砖)、卫生陶瓷、特种陶瓷(工业陶瓷)、日用陶瓷、陈设艺术陶瓷、园林陶瓷及陶瓷原辅材料等七大门类。
其中,2024年日用陶瓷、陈设艺术陶瓷、园林陶瓷三个品类营收、利润双增长。而且,前二类利润率上升。另外,卫生陶瓷、特种陶瓷增收不增利,二者利润率均下滑。陶瓷砖及陶瓷原辅材料营收、利润率双降,尤其后者利润率降幅厉害。
不过,就建筑陶瓷(陶瓷砖)一项,中国建筑卫生陶瓷协会的统计数据是,截至2024年底,建筑陶瓷规模以上企业共993家,较2023年减少29家,全国建筑陶瓷生产线%。
关于卫生陶瓷(卫生瓷)运行情况,中国建筑卫生陶瓷协会也有一组运行数据:2024年,我国卫生陶瓷产量为1.81亿件,同比小幅下跌2.69%。近三年产量则一直稳定在1.8亿-1.9亿件之间。2024年,我国规模以上卫生陶瓷企业数量为397家,较2023年增加34家。
4月份,全国最大的陶瓷砖渠道商华耐家居集团董事长贾锋参加了两个陶瓷行业的大会。其中25号,他在参加南昌的一个行业论坛时有说道:“市场衰退是阶段性调整”。
贾锋这句话的潜台词是不是讲,过了这个“阶段性衰退”,增长是不是会恢复?这句话看上去是逻辑上是没毛病。
但最后还是要回到本文一开头的话题,当前经济下探的底部在哪里?换言之“阶段性”到底有多长?
据媒体报道,在4月10日的大会上,中国建筑卫生陶瓷协会秘书长宫卫大胆预计我国陶瓷砖市场容量将稳定在40亿㎡左右。
笔者记得在疫情的几年,唯格老总的姚文江和简一的老总李志林都推演、预测过陶瓷砖国内的需求量最终会一路下行稳定在35-40亿㎡。现在经过七八年的衰减,大家对行业底部已基本取得共识。只是下到底部的时间这么快,大家似乎没有心里准备。
好了,那么,全国瓷砖产量要从60亿㎡左右下降到40亿㎡,还要多长时间,分析人士结合当下国际国内经济走势,普遍认为再用两三年时间就够了。也即触底应该在2027年左右。
今天,为什么很多有心人开始认真关注起行业的终局,就是因为如果不以未来看现在,规划现在,可能接下来干得越多,亏得越多,最后连底裤都亏光。因为看不到终局,就做不好顶层设计,就有可能南辕北辙。
再比如,正如前面所推断,假如国内市场容量底部是40亿㎡,但不要忘记了还有一个国外市场。
我们还是来看下中国建筑卫生陶瓷协会发布的相关数据。2024年,我国陶瓷砖出口量维持在6亿㎡,较2023年的6.18亿㎡微降2.86%。最近几年的波动区间是5.8-6.2亿㎡。
但回首看过去的十年,陶瓷砖出口总量是从2013年的11.48亿㎡一路下滑至2024年的6亿㎡。同时,平均单价也从2022年高位8.35美元/㎡跌至2024年的5.36美元/㎡,为近八年新低,且下滑趋势仍在持续。
而出口这样的总量恒盘,单价下行趋势,只能说明一个问题,即低端市场产能端已经饱和,向中高端市场进发才是正解。这就涉及一揽子问题,比如,产能出海、产业链出海、品牌出海及自建终端,等等。
而就算“出海”产品、品牌向上的大方向定了,那些有能力出海的企业战略也付诸实践了,长远来看,这也仅仅算是确保6亿㎡份额的一个前提。
还有一块没算的是,中资企业在海外已有的产能。目前旺康、特福、时代、唯美、大角鹿等一批海外中资陶企,有人估计目前产量已超5亿㎡。
特福即科达制造与广州森大合资的海外建材品牌,其目前已在非洲建成了19条建筑陶瓷生产线亿㎡,2024年产量进一步扩大,达到1.76亿㎡,同比增长17.62%,海外建材板块整体营收实现47.15亿元,同比增长28.99%。
旺康企业,其2023年瓷砖产量大约在2.5-3亿㎡。这样,加上其他未列入的,海外中资企业瓷砖产能总计目前可能不会超过6亿㎡。
这样出口6亿㎡+海外中企6亿㎡+国内60亿㎡,当下由国内外全部由中企控制的产能是72亿㎡。如果3年之后国内市场容量下调为40亿㎡,出口量和海外产量不变的情况下,总计就是52亿㎡。
随着陶瓷行业全球化运营的深入,中资陶瓷产业服务型企业除了服务中资制造企业,还可以服务非中资的在地外企,帮助这些企业提升产品质量、设计,提高经营管理水平。